人才培育


社會參與

方案

社會參與學分學程,學生須蹲點三年,與桃園海岸社區共同連接,進行提案。在學程中,有4位跨域老師共時授課加上2位隨班業師,提供學生認識在地各項議題,並培育學生探索在地問題及提出解決方案的思考能力。 在學程進行中,學生依提案議題等組成團隊。每一團隊內應有不同學系領域之學生,以能達成跨域合作。在起始的課程,社會參與之導航與探索,讓同學們通過社參理論與實務,從在地輕旅行體驗出發,建立通識素養與能力,形成跨域學生認識地方實踐的初步,建構在地問題與特色的永續創新。

成果

此學程中,學生依提案議題等,組成社群團隊(ideaNCU)。每團隊須有四個不同學院領域之學生,以能達成跨域合作。目前學生已取得五項公私部門計劃執行,並協助三個在地場域與五個在地議題提創新,並建立了七組學生團隊(Fun青松、Nature Fun、新興催化劑、肆兩重、癒見你等等),共構了六門跨域在地實踐課程(跨領域社會參與學分學程-社會參與議題工作坊(一)~(四);自主學習微課程-人、空間與建築、自主學習微課程-遊戲製作開發與推廣、自主學習微課程-遊戲製作進階與經營、自主學習微課程-網路資源、興趣探索與我、自主學習微課程-人物故事採訪及撰稿技巧課程)。


微課程

方案

本校自主學習微課程之發展,溯自社會參與學程,學程學生為解決議題所規劃提案時,發現需學習其他領域(行銷/商管等)微知識課程,以能掌握提案,因此於106年開始推動,並定調為學生自主學習精神,課程由學生發動規劃,並可向系所、企業募課,每門微課程配置一導師,輔導學生課程之規劃與執行,以16小時以上之授課時數,加上成果發表,經導師核定後,通過1學分。 微課程推動之初,歸屬於通識教育學分,由學生向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申請課程。本計畫團隊地科院、客家院分別設立「院學生自主學習微課程作業要點」,其微課程特色,更符合解決社會議題所需,以及內含各學院領域之專業。

成果

通識教育之微課,其中尤以中央桌遊微課程,發展最為完善,其他尚有閱讀泰雅族、佳安里誌編撰等等課程。地科院微課程課程特色不同於通識教育中心之發展微課程,內涵地科專業運用,包含應用地質、大氣污染偵測、海洋物理觀測,且此三項課程皆需實作場域—以桃園海岸為場域。


學生社群

方案

自105年本校開放學生自組社群,並提供場域ideaNCU園區,給予屬於學生的育成空間,包含討論室、展演舞台、媒體製作協助等,ideaNCU為學生自行發起。 本計畫團隊支持學生自主社群,從學生自主社群中,學生們執行規畫方案,甚至進一步與社區夥伴或公司企業合作,學生社群自行提案撰寫計畫書,為自己的議題活動募資。

成果

  1. 【社區自媒體】耕新報:由中央學生社群以新屋為據點進行書寫的在地媒體,透過不同面向關注在地的人、事、物,期望透過書寫新屋在地的大小事而對地方有所擾動,對於土地的關懷彰顯在文字及照片裏頭,富藴溫潤芳香的親切情感,每本刊物都是滿滿人情味的結晶。第三期在2020年四月發刊,主題為「水土不服」,帶領不熟悉新環境而水土不服的讀者,深入探究許多重要卻被埋沒的環境議題(花海、水資源、昆蟲)與休耕議題,考量在地閱讀者年齡偏長,第三刊的頁面、文字放大編排使內容清晰可見。並獲宏致電子公益實踐計畫優等獎及新屋區公所支持。辦理「農的傳人」田野訪調營,計12位全台大專院校生參與,成立及指導新屋高中在地記者社,培育在地青年書寫,進行新屋街區田野調查等。

  2. 【數位玩在地】中央創遊:主張將點子化成遊戲的簡單信念,這個社群確已完成了日本鹿兒島出水市的觀光手遊《鶴鄉戀旅》,成為中日大學在地創生跨國合作的佳話,亦由此誕生新創公司-暴風數位Tempest Digital。今年度與Micro PC 點點塑與桃園海管處合作的海洋教育遊戲《粼粼星海》、與本計畫空污團隊合作的VR空汙遊戲《霾伏計畫》、以及透過與與經濟部工業局 Digi+數位經濟產業推動辦公室合作的遊戲新星點亮計畫中開發出來的《掌上新屋》,協助新屋愛鄉協會運用手遊來推廣新屋海岸景點及遊程。

  3. 【繪升偏鄉學力】109年,學生社群Practices community「英文繪本結合讀者劇場計畫」,藉英文繪本的教學帶領笨港國小即將畢業的六年級小朋友16人表演讀者劇場,歷經70天的課訓,最後一起達成完美演出。不僅增強了學童自信心、語文能力、團隊合作,更提升笨港國小在新屋當地的知名度,也加強了新屋地方國小與桃園地方大學的連結。